- AI内容杠杆周刊
- Posts
- 如何在AIGC的时代做一个成功的创作者
如何在AIGC的时代做一个成功的创作者
程序可以自动写文出图了,创作者如何自处?
你好,这里是 Arthur。
今天是中国大陆时区的中秋节,祝大陆或海外的你,中秋节快乐!
随着 AIGC 工具的不断迭代,我们即将见证一个内容大爆发的时代。
这一切都发生在平台侧,如果你平时主要是内容的消费者,你可能并不一定能够觉察。
但如果你身边存在一个创作者社区,你每日都会被AI 工具的能力和效率所震惊。
上周的微信群中,传播着一个群聊的记录。
一个显然是程序员的微信用户,得意的向群内人炫耀自己用AI 绘画同时运行着上千个小红书的账号。
同时在推特上,你也会发现,同样有人使用AI,自动化生成几十上百个视频,以运营数十个无人出镜的 youtube 账号。
在文本、绘画、音乐和视频都可以自动化被大模型生成的当下,技术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止自动化生成的内容占据我们我们所熟悉的内容平台。
作为创作者,我们该如何应对?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这些程序化生成的内容是垃圾,这些 AI 程序员并不是真正的创作者。
但这样的争论可能只有学术界才会关注。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他们根本不会在意内容是由什么生成的,他们只在意内容是否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
那么什么会成为成功创作者的壁垒?
我觉得有三个方向。
一、对大模型使用技巧的掌握。
AI 大模型是工具,但让 AI 模型发挥威力,同样也需要技巧和想象力。
不同的人使用大模型,得到的内容可能分数会在 30-90 分之间。因此,对AI 模型的使用技能,会成为创作者能力的区分因素。
上周流行的《汉语新解》Prompt 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虽然很多人包括AI 大模型的创造者们认为,AI 模型的终极演化目标是不需要复杂的提示词,就可以产生出极佳的效果。
这样的前提是建立在大模型需要掌握足够的 context 前提之下的。
一个人创作提示词的 context,是由历史、当下和周边的环境所决定的。
大模型最终是否能够掌握所有的 context 我不知道,但很显然这并不是一个短期内可以实现的目标。
所以,熟悉大模型会成为未来创作者的基本技能。
哪怕最终AI的进化,会取代提示词,也不妨碍现在大家去熟悉和掌握提示词。就像从长期看,每个人都会死,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现在需要过好每一天。
二、执行力与认知。
尽管很多人知道,在技术上很多东西是可行的。
但阻碍他们去实践的,并不是技巧而是执行力。
就好像人人都知道,坚持锻炼可以带来身体的健康,但是肥胖和不健康的人群总是占大多数。
执行力的缺乏是阻碍大多人实现自由的最大障碍。
而执行力的后面,其实是封闭的认知。
我们身边有太多的看客和评论家对很多事情提出自以为的一针见血看到本质的观点,但这种所谓的高认知其实是建立在一些非常浅薄的认知之上。
Gramham 提过一个观点,如果你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那说明你站的太远。
因为如果你去到领域的前沿,你会发现常常有巨大的空白和问题有待发掘。
评论家无法去到前沿,只有下场把手弄脏的人,才能看到在不同领域前沿的机会。
三、个性与自我。
我们对模型越熟悉,越会发现,模型只有在清晰的指令下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比如模仿王尔德或者罗永浩的风格。
也就是说,目前的AI 模型所代表的, 是一种后视镜,是一种人类已知智力成果的强化。
而对于那些需要探索和融合的地方,AI 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目前的AI 模型,只在人类有了强认知和显性知识强大的地方才有用武之地。比如前端开发、比如 Python、比如文学。
但是当你进入一些垂直的小众领域,AI 的效果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强大。
而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唯一的。虽然我们有众多的理论,可以把人进行大致的分类,但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人。
算法用标签把我们进行定义,但人类最大的长处之一,就是能够打破标签,不被定义。
珍惜我们个性中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这是我们能给世界带来的、AI 所不能带来的东西。
或者说,AI 可以给我们带来功能,但是意义只有人类才会去追求。
本周内容杠杆推荐
2. 《汉语新解》的提示词
3. 撰写说服性文案时始终考虑下面的这个金句,如果你文案无法触动情感,那么很可能它不会导向说服:
Most people cultivate their intellect only under the lash. They revel in emotion at any and all times.
大多数人只是在鞭打下培养自己的智力。他们随时随地都沉浸在情感之中。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欢迎分享和转发。
如果你对本邮件有什么建议和反馈,也欢迎邮件反馈。谢谢。
往期精选